设计究竟能够给予学生什么?教育事业的前瞻性究竟应当为学生的未来做出怎样有远见的思考?“教书育人”的使命对每一位执教者而言都不应该是笼统地说辞(
上海平面设计培训)。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写道“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,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。”3000年后的今天,美国的一所特立独行的学校—加州艺术学院因只教“理念”和允许裸泳【’]而显得“惊世骇俗”。
教育者点燃学生头脑的方式的确各异。加州艺术学院不教画画,学生坚决认同“只教我们怎样思想!”就像该校允许在露天泳池裸泳一样“触目惊心”。又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?在1946年法国设计师路易斯·里特尔设计出第一款三点式泳衣—比基尼之前,文明程度是以衣服对身体遮蔽的多少为标志的,当比基尼问世之后,敢不敢暴露健康的人体成了检验文明的重要标准,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向传统价值、道德尺度及审美观念挑战的方式。加州艺术学院以如此“极端”的方式重构了学生们的审美价值体系。

依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:美国一所高中邀请到达利,达利也愿意去这所高中。当时老先生快八十岁了,他走进礼堂时,手里牵着一头金钱豹。这位超现实主义大师以其近乎“超现实”的方式走进现实,强大的影响力撼动了在场所有的青春心灵,如此身体力行的传递艺术的魔力,令孩子们终生难忘。
真正的学习革命不只在学校教育之中,它在学习怎样学习(
上海电脑培训),在面对任何问题和挑战时找出解决之道中学习。绝大多数教育者都赞同设计教育的关键在于创造力的培养。而我们认为准确的说法是:教师如何创造性地教学生如何创造性地学。在任何劳动中唯有创造性的劳动,才能带给人真正的喜悦。创造性是在充满感受、反应、想象的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原动力,也是培养丰富人性中建立起来的关键素质。所以,想象和创造是设计的灵魂,是设计课基础训练的中心内容。
创造力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。关于创造力,海纳特这样描述“每个人都拥有创造力,只是大小程度各异;领悟了创造行为的作用方式,在各行各业几乎都能激发潜在的创造力量。”[I]于是我们自问:我们有多少创造力?创造力是不是呼之即出随叫随到?这种能力是否可以培养?

的确,人人都有创造力,在儿童时期表现尤为活跃。简·豪斯顿的《教育可能的人类》提到“如果孩子们跳舞,品尝,触摸,听闻,观看和感觉信息,他们几乎能学习一切东西”。儿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着认识世界、想象这个世界的活动,他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,不受任何经验或习惯的影响。人学后,创造行为开始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,一直到青年时代,人的学习动机得到充分的确定(
平面设计培训),求知好问的态度达到了最高潮,记忆效率极高。然而,极强的现实感限制了想象力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