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中心
学院新闻:
模具培训、CAM所特有的加工工艺要求

 

     在形成刀具运动轨迹时,不仅仅考虑零件的轮廓边界(上海模具培训),而且还须考虑CAM所特有的加工工艺和在工程意义上的一定规则与要求,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
    ①刀具的偏移补偿。对于平面轮廓的加工常用的刀具主要是端刀及R刀,系统在计算刀具运动轨迹时主要考虑的是刀具的半径。具体偏移补偿值的大小则应考虑刀具与其轮廓边界间的位置关系,如图5一17所示,位置关系有三种:TO,ON,PAST(类似于导动与刀具的关系)。

    ②角过渡的处理。当铣削棱角轮廓时,若刀心的位移量与轮廓边界尺寸相同,则产生刀心的轨迹不连续(对外轮廓)或轨迹干涉(对内轮廓)现象。CAM系统生成此类刀具轮廓时,是用生成一个过渡轨迹来解决这个问题。其方法是采用直线尖角过渡与圆弧过渡等。圆弧过渡从加工形状看与直线尖角过渡效果相同,但其刀具的切削轨迹较短,故在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用,如图5一18所示。

上海计算机培训

    ③走刀方式的确定。铣削凹腔轮廓时(上海计算机培训),常采用的走刀方式如图5一19所示。图5一19(a)为单向走刀方式,其特点是始终能保持逆铣或顺铣的性质,但有抬刀回位的空行程;图5一19(b)为往复走刀方式,其特点是走刀路径短且简单,但有轮廓接刀痕迹;图5一19(。)为环形走刀方式,其特点是轮廓表面光整,但刀具轨迹计算稍复杂,走刀路径稍长;图5一19(d)为往复+环形的复合走刀方式,即先采用往复走刀方式,最后环形走刀一次,以光整轮廓表面,四种方式以图5一19(d)的效果最佳。

上海计算机培训

    要注意的是,对于有内岛的凹腔轮廓的刀具轨迹,并不采用以上四种方式,而是以上面四种方法之一为基础,经过优化处理的一种复合形的刀具轨迹。(电脑培训

    ④抬刀的选择。在确立有内岛的凹腔轮廓刀具轨迹时,应选择刀具是否在区域内抬刀,以避过内岛,这种选择直接影响到刀具运动轨迹的形成。这种抬刀选择在单向走刀方式中也被应用。

    ⑤刀具的进、退刀。在数控编程时,须规定设计刀具的进刀和退刀路线。其目的有三个:一是使刀具比较安全地接近被加工的工件。二是使加工表面过渡光滑,不留有接刀痕。三是提供加工中刀具补偿功能的过渡段,有些机床不允许在圆弧插补运动中打开机床的刀补功能,因此在圆弧进刀、退刀前后应有相应的直线运动段即过渡段,一般直线的长度应不小于刀具的半径。

电脑培训

    进刀和退刀从方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:沿Z轴方向进刀和退刀;沿加工路径的切线方向进刀或退刀;沿与加工路径相切的圆弧进刀或退刀;沿空间某一方向进刀或退刀;沿加工路径的法线方向进刀或退刀。

    沿Z轴方向的垂直进刀通常用于钻削、幢削加工(模具设计师培训),有些也用于铣加工中的半精与精加工中;铣削加工中粗加工常用切线、法线方向或某一定方向线进刀方式;精铣加工中一般采用沿加工路径的切线方向进刀。

发布时间 : 2012/12/10 15:34:23 | 分类 :

焦点资讯
学员评价
  •  王晓露
    海尔集团  营销部长
    很喜欢这里的老师,教课很用心,很博学,幽默,这是我一生中经历过的最好的培训学院。感受颇多,让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网销世界,懂得如何去做网络营销!
  •  孙丽
    海尔集团 美工
    学院环境优美安静,老师讲课生动,很有亲和力,使人听后有求知欲,案例分解精辟,很实用!活动有趣,启发大;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,实战上课,指导性强!
收缩